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江文渊半亩塘里寻“长生”

江文渊:半亩塘里寻“长生”

当某个瞬间被撞醒深深的敬畏与宽博的慈悲,江文渊发心只做天共好的事。他说:“我是终身想要贡献的人。很快赚很多钱,没有办法长远的。生命太有限了,我不能去做荒年头的事。”


撰文_王育琨

雾霾重重。可人们总是天晴就忘了雾霾,该干啥干啥。日前,美国NASS拍摄的一幅地球生态图让我倍感沉重。我们意念中苦寒的外蒙古、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都是郁郁葱葱,而中华大地许多地方呈现一片焦土。

  一片焦土,是地下水系资源与土墒遭受到了巨大破坏的结果,地表烘化。那实际上是欲望的烧烤,使人们心灵板结。这种僵硬的心灵板结一天不松动,生育我们的土地母亲就会在那里悲号!

  中国不乏企业家,当企业财富有了规模以后,发愿捐款修复生态,但很少有人把对生态环境的敬畏,作为企业发展的初心。去年我访台两次与半亩塘创始人江文渊深度交流,眼前呈现了一抹灵明。

  半亩塘的定位是心灵居所的建设与维护者。在僵硬的砖瓦石块背后,找到了柔软入心的触锐;在充溢着物质财富光环的土地开发业,找到了把建筑与环境连接起来的灵魂。江文渊选择了“人天共好”的核心价值,这几年系统设计开发了耕读村、优人神鼓山、菩萨寺、若山公寓等项目,成就了房地产企业的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江文渊发现,作为半亩塘设计公司,在建筑中注入“人天共好”的理念,与开发商讨价还价难度很大。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从头到尾做房地产的一体开发。拿地、设计、建筑、销售、不动产物业管理,全是自己来。

  与时下浮躁“大、快、巧”的发展不一样,江文渊不求快而求慢,不求大而是求精,不求巧而是求拙。这种方式曾使他们举步维艰,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江文渊恪守“治人事天莫若啬”的信念,一直坚持下来。几个口碑特好的项目下来,公司有了生机,而江文渊依然把2014年定为“一啬到底年”。

  江文渊有着生命意识的觉醒。他坚持用自己的生命撞醒年轻人的生命。第一,他会与公司同仁厘定运作目标;第二,他们会定义所有环节的工作标准;第三,那些新的、难做的环节,都要深入一线现场做出不可挑剔的样本来。一般老板做到这个的部分已是出类拔萃,他还要坚持做完这三步。正是如此,他带动出一批勇猛精进的半亩塘人。

  江文渊特别重视发心。他说:“我愿意造些种子,种些树,一棵一棵长。做半天没人看见,没关系;影响几百年,这是我想做的。我的生命意义是活在当下,在路上的人,为天地道义,我这一生都在追寻,在路上走。”

  我问:“在物欲弥漫的社会,这样坚持会很孤僻,你有信心吗?”

  他说:“你先把能量饱满起来。你只要安静、收敛,就能把自己做到饱满。饱满了人就开始改变。宇宙的道理就是这样,中心点逐渐改变周边的世界,包括每个人的中心点。先让自己饱满起来,再往外发散,到团队,到客户。让他们知道脉系,你就很省力,你若做起来非常用力那是不啬,没有收敛,会跌到半死,后面很累。我天天反省,有没有足够啬?哪里还可更啬一点?学佛没用看成佛,学道无用看行道。佛门道门就是笨,一个道理干到底,一啬到底!”

  雾霾重重,中国经济发展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而江文渊和他领导的半亩塘,却在回馈大地母亲的事业中,极大地伸展了自己,成为走出迷雾的善知识。

原始出处:《中国慈善家》

话题:



0

推荐

王育琨

王育琨

636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地头力经营管理机构创始人,首席架构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