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聂圣哲:什么是艺术

一个通天彻地达人的人,必呈现出神入化的艺术性。日前两天与圣哲兄的神侃,沉醉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的艺术感之中。诚可谓,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一纪飞升。回来后阅读圣哲兄的旧文,真是拳拳到肉,心乐齐鸣:“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必须具备如下本质特征:错觉性、夸张性和欺骗性;故意的不准确性和像与不像之间”。

 

本文最初发表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后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球顶尖杂志发表。

 

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述,其本质都是试图定义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尝试着很清晰地规定出艺术的范围与界限,对艺术和非艺术有一个很直观的判断,就好像水和火,黑与白的截然不同一样。可遗憾的是,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动态变化和对艺术的各种单项的定义,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艺术性时常只能凭感性做出判断,甚至,不少的情况下,人们对艺术的定义是在人云亦云中进行的。

如果不能对艺术有一个准确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定义,我们的艺术创作、思维模式、文化呈现、修养水平、甚至道德操守都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影响是巨大的,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极有可能因此受挫或停滞不前。

其实,对艺术的界定首先是对艺术感的界定,这是一个生理学和哲学层面的问题。艺术的感觉产生于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一个动态工程,这个动态过程往往导致人们对艺术的定义的渐变,这种渐变又使得对艺术的定义脱离了哲学的本质,也就失去了哲学层面的对艺术的定义的意义。所以,对艺术的界限,迄今为止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和参照系。

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体,都拥有同为精神生命体的大同人性。艺术是精神生命体的个人既自我实现又相互分享的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方式;或者说是人类个体在大同人性的永恒存量基础之上,激发与升华增量或变量的一种审美方式。

一般来讲,一种艺术的感觉最初产生于各种非生活态、非寻常化的元素的突然出现。人们的感官受到了刺激,这种刺激往往是从出乎预料开始的。但是,任何刺激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就会导致感觉的麻木。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同一元素刺激后发出感慨,麻木的人群会逐渐醒悟,感觉再一次被激活,激活后又渐渐麻木……人们对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进行的普适化的总结——这种总结首先来自感觉,其次是情感归纳,然后是使用语言工具做出概括性甚至抽象化的定义。

在研究什么是艺术的问题时,有四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它们分别是:1、艺术感觉;2、艺术创作的过程;3、艺术创作的工具;4、艺术作品的特殊属性。

一、艺术感产生的两个外部条件

1、艺术感首先来源于差异性——新鲜感是艺术感觉的初级状态

我们可以设想,人类最初的艺术感,可能来源于用于遮羞的第一片树叶;或者,是某一古人,有韵律的一种悦耳的嚎叫。因为在习惯于裸体和乱嚎的原始人面前,这第一片树叶出现得突然,其冲击力显而易见;第一声有韵律的嚎叫虽然悦耳,留给倾听者更多的感觉是新奇和出乎预料。当极少数人用树叶遮羞时,差异就产生了。这种差异就是一种新的状态,状态差就有势能的存在,要消除这种势能就必须完成一个跃迁,这个跃迁需要时间,智慧、勇气甚至技巧。

所以说,艺术感首先来源于差异。比如,当视觉中习惯于彩色图片的时候,黑白就是艺术;相反,黑白世界中突然出现的彩色也是艺术。再比如,在蓝色的海面上,一叶白帆的出现,人们的感觉就是艺术性的;在茫茫雪原中的一个蓝色的身影,留给人们的感觉主要是艺术层面的感觉。又例如,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一旦来到风景优美的名山,这时的感觉就是艺术性的;相反,一个长期在山顶上生活而从未走出大山的山民,第一次来到城市的感觉是兴奋,也是一种很朦胧的艺术感觉。以上几个例子充分说明,虽然产生这些景象的主体并不一定具有艺术性,也不一定有艺术的动机,但产生景象的效果却完全是艺术性的,正如百灵鸟的歌唱及孔雀开屏。

艺术感首先来源于差异。这是因为,差异导致了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是艺术感的最初始阶段,也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逾越的阶段。艺术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错觉导致的艺术感觉会被抛弃。有些感觉会由于变得越来越司空见惯而慢慢淡出,而只有具备永恒的感觉占有力的事物,才会长时间的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这种记忆经过多次反复、相传,再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描述,一种类型的艺术感就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了。正如第一个绘画的人、第一个歌唱的人、第一个雕塑的人的作品当时都不可能被称为艺术品一样。他们之所以后来被归纳为画家、歌唱家和雕塑家,这都是差异引起刺激,导致了一个认识、总结、怀疑、再认识、最后达成共识的过程。

2、艺术感其次来源于距离感——神秘感是艺术感觉的重要来源

距离,无论是空间距离还是时间距离,都是物理学概念。从哲学角度来说,距离有时是产生差异性的一种条件,尽管这种差异性经常是错觉所致。因为距离的这种特殊属性,就导致了它在艺术感的产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举一个天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作用。

晚风习习的浩瀚的秋夜,有时是皓月当空,有时是繁星点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从第一次看到星星或月亮时,内心的愉悦便会油然而生,这种远在天边的美丽景色,留给人们的感觉,从本质上说是艺术性的,尽管在天文学家及天体物理学家的眼里,这些放射出美丽的光芒,充满着迷幻的星球本质上都是要么冰冷、要么火热的球体,实际上是一大堆自然形成的泥土、岩石或气团,自己发光,或者反光,通过遥远的距离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是,它们留给人们的感觉绝对是艺术性的,留下的印象也绝对是艺术印象了。当然,产生这些景象的主体并不一定具有艺术性,也不一定有艺术的动机,但产生的效果也同样完全是艺术性的。

这是因为距离感会导致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往往首先是朦胧的感觉,有可能是美丽的印象,有可能还伴有错觉,让人们看到了平时及身边看不到的景象,感觉上产生了差异,激发了愉悦,最终就萌发出艺术的感觉。

距离感产生艺术感觉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夕阳下一群非洲妇女在田间耕作,她们的直立,她们的弯腰,她们的臀,她们的胸……她们的一举一动,在遥远的东方人眼里,艺术的感觉占了绝大比例。相反,在她们丈夫的心目中,这仅仅是自己的老婆在地里劳动而已。又如,明星在大众面前,充满着色彩与光芒,艺术的感觉自不在话下。而在他们的配偶面前,仅仅是自己的妻子或丈夫,艺术感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婚外恋的存在是否合理,偷情是否要受到道德的审判,这是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及法学家探讨的问题。但是,就偷情的本质而言,是距离产生艺术感的一个生活中的实例。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配偶长得很美丽或英俊的人,也可能去偷情。这就是生活中的距离产生感觉的一种状态。这种因距离导致的感觉,无外乎是神秘感、诧异感、甚至错觉或富有目的联想的幻觉,最后升华为艺术感。这种偷情,从本质上讲也是人们满足艺术感的一种追求,尽管这种追求有时是不道德的。有人说距离产生美。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严格地说,应该是距离产生艺术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美的,也可能是不美的,但这种感觉绝对是艺术性的。

文物留给我们的感觉,艺术性占了很大的成分。一件当时很普通的器皿或者工具,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距离,艺术感自然会产生,这当然是由时间距离产生的艺术感觉。

现在我们可以来讨论一下人们观看摄影作品的感觉是否为艺术感觉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摄影是不是艺术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尤其是它与绘画所呈现的都是平面视觉作品——图片。人们往往会用朴素的情感做出以下判断:摄影使用复杂工具,瞬间就能完成;绘画使用简单工具,要经过很复杂的创作;摄影只要按快门即可,不需要技巧,绘画需要高超的技巧……其实,这种判断标准太过于生活化,甚至情绪化。我们从差异性来判断,首先,照片并不等于产生这张照片的物或者人,它是摄影者在某一瞬间的感觉判断的基础上所记录而产生的平面视觉作品。有经验的摄影家,还会在光圈、快门、光造型等手法上进行设计,这样拍出的照片更具有不同于肉眼所能看到的实际景色,差异性就更大。现实中的一句话是很能说明这种差异性的,这句话就是这个人拍照的时候是否上相。此话就充分反映出摄影的差异性本质来,要么上相,要么不上相,但这都不是现实中的这个人。镜头记录的世界因有别于眼睛所看到的景象,其中的差异性就导致了艺术感的产生。

其次,我们再从距离感来分析。比如说,一张喜玛拉雅山的照片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到的是千万里之外的喜玛拉雅山的被拍成的照片,空间距离是很大的;另外,它也是某一瞬间的图像记录,时间距离也显而易见。我们如果凭着这张照片再去喜玛拉雅山,想寻找照片中的感觉,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是“这个地方有点像”的感觉而已。

所以,只要从产生艺术感的差异性、距离感两个特性来判断,摄影作品的艺术感是显然存在的。其它的形式的作品,如文学、戏剧、舞蹈、影视、建筑……等等,人们在阅读、观赏、倾听时的感觉都可以用这两个特性来判断是否具有艺术特征。

二、艺术创作的两个过程

一件艺术作品的诞生一般要经过两个过程,即物理加工过程和文化(情感)加工过程。

1、物理加工过程是艺术品诞生的第一步

任何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都是以物理形式来传播的。音乐是通过声波;绘画、造型、表演类等视觉艺术是通过光波(文学也是通过光波传递字码,然后转化为内容),烹调艺术是通过味觉的分子接触(主要为物理过程,也伴有少量的化学过程)。在艺术创作之前,雕塑可能是一块石头,或一堆塑泥;画作可能是画布、纸、画笔或油墨;文学可能就是纸和笔(现在是电脑);音乐就是音符和乐器;摄影就是相机、对象物及光,建筑就是建筑工人、建筑机械及建筑材料……

物理加工的过程就是加工和制作的过程。雕塑家用刻刀、榔头和凿子;画家用油彩和画笔,演奏家用各类乐器,作家、诗人用纸和笔,摄影家用相机,建筑家用图纸指挥建筑工人……于是,雕塑、绘画作品完成了,小说、诗歌写出来了,音乐演奏出来了,照片拍出来了,建筑物呈现出来了,这也就是说,创作的物理过程结束了。

2、创作者自行的文化加工过程往往会伴随物理加工过程出现

文化加工又称情感加工,分为前文化加工及后文化加工。前文化加工过程始终伴随物理加工过程而存在,是创作者自行完成的一个过程。一个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有着明确的艺术动机。这种动机会伴随着创作的整个过程,这就是一个前文化加工过程。这种文化加工过程会使得艺术家在物理加工过程中不断修正或升华自己的创作,最后使得作品变得或栩栩如生,或充满着梦幻,或怪诞离奇,会使作品更具有艺术特质。但是,这种来源于创作者本身的前文化加工,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过程会随着物理加工过程的结束而结束,其效果是有限的。后文化加工过程,是人们对一种包括艺术品在内的事物带着各种目的及情感的无限的想象,这种想象通过语言工具的传播,循环往复,给作品和事物附加了更多的艺术生命和价值来,这种附加往往难以预料,达到无限膨胀的程度。

3、后文化加工过程游离于作品及创作者本身

后文化加工过程虽建立在作品个性、品质及灵魂的基础上,但往往是作品诞生以后才真正开始。后文化加工是真正的文化加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永不停止的过程,其结果往往会远离创作者的初衷。这种文化加工是对一件作品或一个事物的感觉者,凭着想象、个人经历、各种目的、宗教信仰、民族自豪感、地位、经济利益,而展开无限遐想,艺术情感不断放大的过程。这种文化加工的能量是巨大的,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人工创作的艺术品进行后文化加工是显而易见的,如梵高的向日葵,达利的红唇沙发,都是后文化加工到达极至的产物,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更精彩的文化加工会使得这些作品更有价值。其实,当时的梵高、达利对自己的作品的期望值,决不会像今天这样高,也许在他们的心中只是很普通的作品,甚至会诚惶诚恐,怕别人看自己的笑话。但是,历史的变迁,特殊的社会历程、商业操作及人文关注,使得这些作品的文化加工从未间断过,而且愈演愈烈,越加工越红火。这种现象,恐怕是这些创作者当初始料未及的。九泉之下的他们,可能已经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所以,从这种层面上来讲,向日葵及红唇沙发等这些作品,是梵高、达利和全世界后来的关注者共同创作的作品,因为这个庞大的后文化加工过程都是后人来完成的。

人工创作的作品会有后文化加工,有些自然物或虚无物也有被后文化加工的可能性。山上的一块岩石,一颗古松,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加工,就能呈现出艺术生命与价值来。比如说,黄山的迎客松。首先,黄山上的这棵古松被命名为迎客松就是一种后文化加工,然后,随着参观者的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凭着自己的想象,不断描述迎客松的特征,这种描述往往带有情感色彩或某种目的,通过语言工具的传播,使得迎客松就变得越来越特殊起来,本来没有差异性和距离感的一颗松树就会变得与其他“普通”的松树不同起来,让观赏者充满着艺术体验。其实,刘三姐的传说、月宫嫦娥的传说、神女峰的传说,都是自然物或虚无物经过后文化加工而成为艺术感觉物的典型例子。

特别要指出的是,像绘画、雕塑、建筑等具有不可复制性的作品,它们的唯一性会导致后文化加工会伴随商业的运作不断加强,最后有可能是商业运作主导后文化加工,反过来后文化加工又给商业运作带来了这样那样的自圆其说的说法。这种文化加工和商业运作的“自耦”现象,会使得这种类型的作品只要有市场存在,后文化加工就不会停息。相反,文学、音乐(特别是作曲)等作品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小说、诗歌、乐谱随时都可以复制,不具备唯一性,也就失去了商业运作的价值(手稿另当别论,但电脑时代连手稿都不会再有了),所以,这些类型的作品的后文化加工就显得单纯起来,不会伴随商业运作,也就不会有文化加工和商业运作的“自耦”现象了。

三、艺术创作的两个工具

艺术创作是需要工具的,这个工具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工具,而是哲学层面的工具,即日常工具与技巧工具。日常工具是指人们不需要太多的专业训练就可以使用的工具,如写作时文字的使用,摄影时相机的使用等等,影视表演肢体的使用等等;技巧工具是指一定要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的工具,如作曲时使用音符,芭蕾的创作与演员的表演,杂技,体育的艺术体操,等等。技巧工具的特点是一定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训练,并且要有专人指导,一般很难通过个人自己领悟出来。有些工具是很难界定为日常工具或技巧工具的,如书法的技巧,民歌及流行歌曲的演唱技能,某些美术手段……因为这些领域的技能有时可以通过个人较长时间的琢磨得以领会并掌握,有时也需要专门的训练及专门的指导,所以很难将其界定为日常工具还是技巧工具。所以,同是艺术创作,但使用的工具是有区分的,有的甚至是本质的不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1、日常工具的创作的特点

比如说写作,在一两百年前,只有很少的人识字,那时的写作应该归到技巧工具的范畴。但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说安徽作家陈登科,他就是一个不怎么会写字的作家,他的方法是采用口述,然后由秘书记录下来。现在的人,基本都已识字,文学创作就完全应该属于日常工具的范畴。所以说,今天的世界,已经是“写作如同说话,是人就会”的时代,只要有信心,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创作。只要稍稍做一个粗略的统计,大多数作家,无论他今天是否属于专业性质的,他们基本都是从业余开始,因为他们使用的是日常工具,所以门槛不高,谁都可以自由入门,入门后再辛勤创作,决一雌雄。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购买一台数码相机已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所以说,摄影虽然是艺术,但是摄影使用的却是日常工具,数码化更使得摄影工具变得更加日常化了。

影视表演更是一项使用日常工具创作的艺术。尽管现在有戏剧学院,有电影学院,这些学院也会开设很多这样那样的理论课,把所谓的“梅斯布”(即:梅兰芳、斯坦尼、布莱希特的戏剧表演理论)进行这样那样的解释和渲染。但是,把他们的这些东西作为表演理论,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而试图使影视表演艺术进入技巧工具的范畴,这显然是错误的,甚至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误导。严格地讲,所谓“梅斯布”的表演体系,都只是一些经验总结范畴的东西,这些经验只具有参考价值,而不具备指导意义。

影视表演是一种最靠近生活化的情景再现的创作,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所展现的角色当然不会一样,至于剧本里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样子,编剧自己未必有清晰的模型。只有靠创作者自己来理解和诠释了。这种情景再现的不准确性往往使作品更具距离感和差异性,更会增加人们欣赏时的艺术感。卓别林、赵本山的影视表演应该是最不准确的情景再现的表演,但观众却非常喜欢,因为卓别林、赵本山的表演认真运用了日常工具,而没有去遵循“梅斯布”理论,更没有试图去把日常工具变为技巧工具。

虽然是使用日常工具进行创作,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品是否成功,与创作者的天分、悟性、勤劳程度是有很大关系。一个天资很好,又善于不断尝试与总结的人,在使用日常工具时会越来越充满着技巧,他们在创作上是能够取得很大成就的。而那些试图把本应属于日常工具的艺术创作的类别,故意神秘化,企图把日常工具变为技巧工具,而把想要使用日常工具创作的人堵在门外的人,是愚蠢、可耻,也是很难得逞的。

2、技巧工具的创作的特点

音乐创作中的作曲,以及乐器演奏,是典型的使用技巧工具的创作。创作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工具使用训练,才能跨入创作的门槛。这就使得这些创作者与普通百姓之间形成了工具壁垒而变得神秘起来。对普通人来说,参与技巧工具类型的艺术创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这些普通人在这种类型的艺术面前,只能是一个纯消费者或感性欣赏者。还有芭蕾、某些类别的美术都属于技巧工具创作类的艺术。在这些艺术面前,一般大众只能做出是否好听、是否好看的判断,而对于其他,只能感到无能为力了。

随着电脑的普及,有些原来属于技巧工具的创作有可能转化为日常工具的创作。因为电脑把重复、机械性的技巧工具变得日常化起来。同时,也把使用日常工具的创作变得简单化起来。如,普通百姓可以使用电脑作曲,也可以使用电脑来编程演奏,更能够用一台DV和一台家用电脑,自行编导出优秀的影视作品来。当然,使用电脑的创作的作品的质量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所以,艺术创作大众化,大众生活艺术化完全会成为一种可能。

四、艺术作品的几个主要特性

一件作品之所以能成为公众认同的艺术品,是有其基本特征的。简单来说,一件物品,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段音乐必须具有艺术品应该具有的表象特征才能成为真正的优秀艺术品。

1、错觉性、夸张性和欺骗性

好的艺术品必须具有错觉性。当人们看到一座山峰很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艺术的感受油然而生,便会将此峰命名为神女峰。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山峰而已,而得出的少女般的感觉完全是错觉所致。

比如,在文学描述里,“小鸟像树叶一样落在地上”和“树叶像小鸟一样落在地上”都可以让人们增加艺术感受。如果我们描述成,小鸟像小鸟一样落在地上和树叶像树叶一样落在地上;或者,直接说小鸟落在地上和树叶落在地上,这样的描述都会让人们的艺术感觉大大减弱。人们一直对摄影是否为艺术颇有争议,其中有一点就是摄影的准确性太高,错觉性不强。但是,人们却对照片画面与实际景色有很大差别的作品却备加赞赏。这都是艺术必须具有错觉性的特征所决定的。其实,电影里的场景几乎都是生活中没有的,里面的恋爱场面,战争场面,都是进行了很大的错觉加工的,只不过是观众自以为和真的一样而已。二战中虽然有很多惨烈的场面,但绝没有像电影《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场景。如果把拯救大兵瑞恩当时的战争场景完全真实地还原,可能没有一个人愿意观看的。人们的艺术欣赏永远处在矛盾之中,喜欢看有错觉的、夸张的、甚至是假的具有欺骗性的东西,而情感上又一厢情愿地当作真实的东西来共鸣或者感动。这就是人们精神追求的一个重要规律,刺激——联想——回到现实——再刺激——再联想的一个过程。真实的蒙娜丽莎可能就是一个平庸得无法再平庸的女人,但达芬奇画笔下的蒙娜丽莎处于像与不像之间,充满着错觉与夸张,欺骗性显而易见,于是,油画蒙娜丽莎让世界上所有的人神魂颠倒。掌握这个规律,艺术创作就不会走向歧途,现实主义的作品不能等同于现实,抽象主义的作品必须有具象的映照,否则,这些艺术品就会失去生命力。

其实,“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说法是不够准确的。我们只能说:“有些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超的艺术总是巧妙地不同于生活而又不留痕迹。”,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人们欣赏艺术品时的情感走向,至于是否高于生活,是否有必要高于生活,这完全是艺术范畴以外的事情。

所以,艺术品或者说能给人们有艺术感觉的事物必须具有错觉性、夸张性和欺骗性。

2、故意的不准确性和像与不像之间

艺术品的最高境界是故意的不准确性和像与不像之间。如果艺术家的创作能够把握得住“像”这个基础,那“不像”就是一种智慧的光芒。如果无法把握得“像”这个基础,那不像就是艺术水准低劣的写照。当一个艺术家能够完全做到“像”时,他所创造的“不像”,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差异性和距离感,这种故意的不准确性会给作品带来更高的艺术价值。梵高的向日葵就是一个典范。看了梵高的这件作品,首先,谁都知道梵高画的是向日葵,如果得出的结论是玉米饼,那就麻烦了。然后,人们又感觉到,在生活中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向日葵,并且,比真实的向日葵更具美感与震撼力。这种故意的不准确性会给作品带来更大的艺术生命力。当然,这种不准确性,必须是可控制的,是艺术家实施起来游刃有余的。

声学专家告诉我们,交响乐的演奏的优美与震撼就来源于每把乐器的可控制的不准确性。如果每把乐器的音准都完全一样,演奏时形成的强烈声波共鸣,会使得声音效果糟糕至极。

所有这些,都是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必须具备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归纳起来就是:错觉性、夸张性和欺骗性;故意的不准确性和像与不像之间。

结束语

互联网的出现会使许多门类的艺术入门的门槛变得很低。文学、绘画、音乐、视频等作品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上传,并受到几乎全世界的检验。同时,人们也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知识甚至技巧,艺术观与创作观的交流也通过互联网也变得简单起来。科技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巧工具会转变为日常工具,信息沟通的极度便捷使得艺术的后文化加工变得空前活跃,这几年绘画作品的价格飙升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

以互联网普及为标志的新的时代的来临,会因为人们交流的方式的改变,认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改变,而导致生活、情感、价值观的改变,国家管理及社会政治也会因此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对艺术的认识方法、创作手段、展现方式和评估体系,都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所以,我们把互联网时代称为新艺术时代一点也不为过。在未来的世界里,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将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识问题。

 

话题:



0

推荐

王育琨

王育琨

636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地头力经营管理机构创始人,首席架构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