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为何要做“企业”?

吴明山

当你读到这句话,你是马上就读接下来的这些文字,还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呢?如果你是在思考,你是马上得到一个答案还是你发现你的头脑中不断地出现不同的答案呢?如果你发现其实你的头脑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答案,你是马上认同了某个答案还是认同了某些答案呢?或者你还一直在思考?

你能允许你不活在答案中,而只是活在问题中吗?你允许你一直问你自己这个问题吗?

 

如果你得出了结论并认同这个结论是真的——无论是伟大的或者是一般的、平淡无奇的——你就已经处于局限之中了,这是显而易见的!接下来你所做的事都只是在为你设定的答案做一些设计好的或对或错的事而已。除非你放弃那个你自己的设定。当你放弃了你自己的设定答案时,你也许会盲然不知所措,你也许会恐惧!

为什么?

因为,你是不能不知道的,你只能是知道的,有答案的。你只能在答案的设计下做事才会安全,才会有目标——你的过去的经验设计的目标。你只能用旧的经验去做事,而旧的经验是你觉得安全的、舒服的。放弃旧的经验直接面对现实是痛苦的!事实或者说现实只在现场,并不在我们的旧的经验中,放下旧的经验,你才能直面现实,真实的、不断变化着的存在本身。要看到真实,你必须放下旧的经验,你的心必须敏锐,放下才能敏锐,用敏锐的心——中国明朝的大儒王阳明先生称之为“致良知”——才能看到事实真相。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多数人都太习惯经验了。并不是说这是错的,而是说,当我们活在旧的经验中时是局限的,局限的旧的经验会挡住我们的眼,让我们不能看到真实。而正因为我们太习惯经验,我们那颗敏锐的心——良知——已经不太“良知”了。习惯、经验令我们习惯舒服而良知成了我们痛苦的事!

二个月前,育琨老师请我为他的这本新书写序,我当时不同意写。因为我觉得我从未做过企业,也未做过管理,甚至没读过一本关于企业管理的书,就连稻盛和夫这么伟大的管理大师,我也只是耳闻一些事迹,从没想过深入地了解他。在认识育琨老师后,透过他的介绍才略知稻盛和夫这个人以及他的稻盛哲学。这引起我很大兴趣,于是在网上浏览了一些关于他的事迹。了解到他老人家是个佛教徒,了解到他亲手缔造两个世界500强企业,了解到他以80岁高齡挽救日航等等。

这些只是他做的一些——很多人认为很伟大的——事而已。给我很大冲击的是稻盛哲学中“敬天爱人”和“作为人,何谓正确”。这句话不是个问题,而是个人生的态度!“作为人,何谓正确”这句话贯穿了稻盛先生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对顺境还是逆境,对成功还是对失败,这是他做一切事的出发点!这就是“致良知”!作为人的良知!当一个人能活出人的良知,他怎么会不成功呢?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成功地活在良知中更大的成功吗!

育琨老师写这本书,介绍稻盛哲学,结合他自己的“地头力”思想,提出纯粹、现场、场域三组概念。这是跟禅相关联的智慧。“纯粹”是关于你的出发点,“现场”是关于你在哪里工作,“场域”是有没有更深入的醒觉整体,或者说一种整体感。从这样三个维度去说做企业这档子事,为那些有使命感的企业人,把“致良知”这个哲学命题在中国扎实落地,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思考和探索。

当你的心“纯粹”无染时,“良知”就得以呈现,“现场”、“场域”的现实就如实在呈现在良知面前,以“敬天爱人”的态度做你所做的一切,你定是成功的!成功的不只是你的事,更是你的人!

是为序。

吴明山

2011.12.16

《垂直攀登》王育琨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3月1日

话题:



0

推荐

王育琨

王育琨

636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地头力经营管理机构创始人,首席架构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