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王育琨:致良知、商业之本与邓波儿传奇

如果说,邓波儿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心灵救济”,致良知就是当今浮躁时代的“灵魂救赎”了!

良知并非是后天的逻辑意识,而是是一种“先天世界观装备”。洛伦茨所说的先天装备,就是阳明在龙场悟道所证悟的“天理即我心”。在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上,听到顾久先生这样说,我在台下就感觉特别亲近。这不跟我所理解的良知即“先天真源”一样吗!

伏羲用太极八卦图像表征了世界是阴阳转化的能量运动,老子用天地万物整体运行的规律,勾画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道德真源”。后来经过一代代阐发,到了王阳明这里,他龙场悟道明白了万物一体之仁,就是每个人内心本来具有的良知。他更强调在事上致良知,千万莫在理论逻辑上捭阖良知,那是一种发自道德真源的自然本心。

今天我们学习阳明心学,最重要的就是在事上磨,在每一个千钧一发的当下,回到真源,拿出绝活。

我在论坛上《致良知是商业之本》互动论坛,做了简短发言:

王阳明悟道三阶段及其商业之本

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许嘉璐先生做主旨演讲。现场的我被深深震撼了。尤其是许嘉璐先生指出阳明心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今天何其像:缺少了正视现实、引导社会寻找出路的理论和思想,任由龌龊腐朽流畅。许嘉璐先生痛彻心扉的目光,一脸肃然的表情,慈性的声音,把一个行者的慈悲和真诚都自然溢出来了。当我听到这个地方,心痛、敬意和共振油然而生。

我理解阳明心学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立志——万物一体;第二阶段:立诚——惟精惟一惟爱;第三阶段:致良知——知行合一在事上磨。

第一阶段:立志——万物一体。

王阳明在受迫害被劳改的龙场,一路上还被追杀,他没有抱怨,在见证死亡的同时,悟道“万物一体之仁”这个天大的道理,却原来就是人人本具的良知。关键是你要确立达到“万物一体之仁”这个圣人境界。

王阳明12岁就立志做圣人,龙场悟道让他真正了悟圣人的境界。对今天商界,我们最大的痛是什么呢?最大的痛就是中国人诚信的缺失!根据日本人的统计,近几年去日本扫货的价值总额高达3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救活了无数日本公司,却把无数中国公司推向了破产倒闭的边缘!这就是今日中国最深切的痛:中国人已经不放心买中国人自己生产的产品了!我们要向世间的苦处行,头拱地拿出让父母兄弟姐妹放心使用的好产品,这就是担当!这就是立志!中国企业家首先要担当和立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恻隐之心,也就是当下商业上的万物一体之仁。

第二阶段:立诚——惟精惟一惟爱。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有着绝大的喜悦。但是他给身边的人说,给弟子们说,可以听懂的了了。为啥这个天大的道理,就在那里,可是能够接近的人却少之又少呢?王阳明苦苦思索。后来在跌宕起伏的事业上,他悟道了“立诚”。诚意,在王阳明那里不仅仅是惟精惟一,还有全心全意的爱,还有制心一处的精专等等。

这一节,在商界的意义是,就像任正非说的,非常简单就是“把豆腐磨好”。为什么要把豆腐磨好呢?因为是你的爹要吃,你的娘要吃,你的孩子要吃。你带着对爹娘、对孩子的爱去磨豆腐,你也就达到了“万物一体之仁”的境界。

第三阶段:致良知——知行合一在事上磨。

可是,当强调立诚通常人还接不到。人们被短期利益驱使,还常常迷失。王阳明又在实践中苦苦思索。最后,到了晚年,他悟道“致良知”。却原来不必那么纠结。只要你能沉下心来,该干嘛干嘛,把事情做好,你就已经可以“致良知”了。

无论什么事,你能沉下心来,头拱地拿出绝活,你知道每次行动都要恪守你的目标,这就足够了。在每一个当下你都可以拿出卓而不同的绝活,那已经表示你有全心全意的大爱了,已经表示你已经合上了“万物一体之仁”的律动了。

致良知,对商业来说,就是要拿出真正有价值的绝活。这是商业之本,这是企业存在的唯一价值和理由。这也就是任正非提出的“一针刺破天”。只要你有一针刺破天的绝活,你就可以达到所有的境界。境界不是靠词汇来实现的,境界是靠你真实的生命律动所达到的境界。

致良知,有出口,一即一切,一通一切透。

王阳明悟道三个层次,“天理即心理”,“万物一体之仁”,这是很高、很简单、很抽象的层次。不可以拿着这个抽象层次来衡量一切事。良知不是大棒,良知是鲜活的,是柔软的,是先天道德真源!

当人们还达不到“万物一体”的境界时,王阳明说,你只要有爱,只要肯惟精惟一就成。这样久了,你也可以达到“万物一体之仁”。如果这样还不行,那么你就可以该干嘛干嘛,尤其是危急关头,在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你的后天意识会死掉,你的先天真源意识就可以当家了,那时你就可以有大爱了,之道惟精惟一了,同时也就知道“万物一体之仁”了!

我们说致良知很绕,因为我们的后天印记太绕了。其实,万物一体之仁,就是万物都可爱。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兹,赋予秀兰·邓波儿之“可爱”更为深刻的内涵:典型的特征既包括外貌——不成比例的大脑袋,大眼睛,酒窝,圆润柔软的面部特征;也包括个性特质——喜欢玩耍,脆弱,无助,好奇,天真无邪。秀兰·邓波儿简直是完美的小女孩,她就直接在“致良知”中了。

如果说,邓波儿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心灵救济”,致良知就是当今浮躁时代的“灵魂救赎”了!

康拉德·洛伦兹:秀兰·邓波儿传奇的生物学解析

根据《秀兰·邓波儿:无法接续的传奇》与搜狗百科编辑而成

来源:电讯视界,搜狗百科

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没有哪个明星比女童星秀兰·邓波儿的影响力更大;80年过去了,她的许多电影依然是经典。为什么一个小女孩的天真笑容能如此摄人心弦?如果严肃研究就会发现,秀兰·邓波儿的走红,既有生物学背景,又有社会环境提供的舞台。

生物学背景:完美的小女孩

“可爱”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是著名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兹提出来的,和我们日常所说的“萌”并不完全相同。洛伦兹选用的范畴是Kindchenschema(婴儿模式),是一些婴儿的特征,会让人产生关怀欲望。典型的特征既包括外貌——不成比例的大脑袋,大眼睛,酒窝,圆润柔软的面部特征;也包括个性特质——喜欢玩耍,脆弱,无助,好奇,天真无邪。按照这些标准来判断,秀兰·邓波儿简直是完美的小女孩。

洛伦兹认为,之所以人会喜欢这样的特征,原因很简单——人类幼仔是需要大量的照顾才能活下去的,而你见得最多的幼仔十有八九是你自己的后代。为了基因的延续,当然要把审美观编码成喜欢小婴儿、愿意照顾小婴儿。这种偏好小时候未必稳定,但是到了育龄阶段就会发育得比较明显了。

奥地利动物学家兼医生康拉德·洛伦兹是动物行为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自然环境下对动物行为进行比较研究。他的研究从观察奥地利阿尔登堡的家庭避暑小屋里的鹅和鸭子开始。他注意到幼小的禽类被孵化出来后很快就会和它们的母亲建立情感联结,但是如果母亲不在了也会对养育着产生相同的依恋。虽然这种被洛伦兹称为“印刻”的现象此前已经有人觉察到了。但他是第一个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人。他最著名的事迹,是让一群小鹅和小鸭把他当成养育者。

洛伦兹发现,印刻与学习的区别在于它只发生在动物成长的某个特定阶段,即“关键期”。

和学习不一样,印刻的形成是快速的,不依赖于行为,而且是不可逆的;印刻是无法被遗忘的。

洛伦兹继续观察其他具有阶段性的先天行为,例如求偶行为,并将这些描述为“固定行为模式”。在特定的关键期由特定的刺激触发之前,这种行为一直都处于休眠状态。他强调,固定行为模式不需要学习,是遗传得来的,也是通过自然选择过程进化而成的。

不过,生物学解释还并非完整答案。人们一直喜欢可爱小女孩,但为何秀兰·邓波儿能红遍半个30年代,以前和以后都没有这样的奇迹呢?这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有关。

经济背景:萧条中的“心灵救济”

对于那些在大萧条中全身而退的人来说,脑海中最经久不散的幽灵,就是一个孩子的身影。他穿着福利衣服,不笑,不回应,腿明显瘦骨嶙峋,肚子略显水肿,视线穿过餐厅或杂货店的玻璃,一动不动。这个幽灵有时在唱诗班上突然晕倒,有时成群结队聚集在学校门口乞求食物……这个孩子始终困扰着每一个还有精力考虑社会问题的人。1930年,白宫儿童健康与保护会议得出结论,美国有600万儿童正在遭受慢性饥饿。对此,胡佛总统竟然无动于衷。1932年,纽约时报的头版大标题还是“无人挨饿”。

是他们如此冷酷到了没心没肺的地步吗?其实不是,胡佛代表的是标准的美国保守派,强调个人奋斗和自给自足,认为悲惨命运主要是个人不努力所致——他们不相信救济。更何况,当时常见的观点是,救济会让穷人好吃懒做。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救济项目即便到了罗斯福总统的任上也是雷声大雨点小。1934年1月罗斯福在国会上的发言明确说,目标是“更多的企业,更大的利润,更高的就业,更少的救济开支”。这种背景之下,无论是良心不安的上层,还是劳苦愁烦的下层,都需要一个天真无邪的幸福小女孩来抚慰。

在电影中,秀兰的身份是多重的。她常常由失业的无产者来照料,但是几乎从来都不是工人的女儿(在两个例外里,她的工人双亲在电影开始前或进行中就死掉了)。喜剧和讽刺效果让上层人士得到了优越感、而下层又没有觉得明显被冒犯。对于大萧条,秀兰的解决方案是去爱、去关怀那些人,用小女孩的爱,而不是实打实的经济援助改变世界——当然这在现实中是痴人说梦,但电影不就是用来干这个的吗?王育琨:致良知、商业之本与邓波儿传奇

康拉德·洛伦兹对先天“印记”的深刻解读

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兹奥地利比较心理学家,动物习性学的创始人,也是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他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逝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阿尔登堡(Altenberg),是经典比较行为研究的代表人物。 在1949年以前他一直称该研究领域为“动物心理学”,即后来的本能理论。在德语地区,他被视为该理论的创始人。德国《明镜》周刊评论他是“动物精神的爱因斯坦”。1973年他和卡尔·冯·费舍尔和尼古拉斯·廷伯格共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在个体和社会行为的构成和激发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洛伦茨早期研究本能行为,后来又与荷兰行为学家廷伯根合作,证明了不同形式的行为是互相协调进而组成一个行为序列的。在研究物种行为的进化时,他尤其关切生态因子的作用和行为的适应意义。他帮助阐明了个体在发育过程中,行为模式发展成熟的方式。他认为低等动物攻击性行为对其生存有利,而人类的好战行为也有其先天性基础,这种理论可用以理解城市居民中的暴力行为并可用以预防战争。

  洛伦茨深受其导师、德国鸟类学家 O.海因罗思和 J.V.乌埃克斯库尔关于机体在自己环境中行为问题的著作的影响,坚决反对行为主义方法,并在 30 年代初期建立了客观习性学学派。洛伦茨声称,即使在缺少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动物仍能凭其天生的释放机制自发地产生袭击行为。因为按照“攻击的水压模型”,积聚起来的能量需要得到释放。一旦释放了,由于蓄满的情绪能量是一下子倾汇而出的,因而需要有一个重新集结的时期,这可以与排泄一次粪便的过程相比较。动物在其一生中有一些固定不变的行为类型,以此为依据,他形成了另一咱观点,即“印记”。

       “印记”,在有的翻译中译为“装备”,重点是潜意识装备,先天装备。“印记”也好,“装备”也好,在洛伦茨那里,大部分是指先天真源。

1、动物习性学。习性学(ethology)是 20 世纪 40 年代由洛伦茨所创始的一门科学,旨在研究动物在其生长的自然环境中表现的习性,从而了解其自出生到长大行为变化的特征,并分析探讨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对动物行为发展的交互影响。洛伦茨反对行为主义者在刻意设计的实验控制情境下研究动物行为,从而推论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他认为此种研究取向是错误的,既不能真正了解动物行为,更无法根据研究结果推论解释人类行为。洛伦茨研究动物行为时坚持的原则是:要想了解动物,就到动物生活的世界去直接观察研究它们。

2、印记与关键期。根据对动物观察所见,洛伦茨在 1937 年发表《鸟类世界的伙伴》一书,首次报告他所发现的雏鸭印记现象。所谓印记(imprinting),是指某些动物在初生婴幼期间对环境刺激所表现的一种原始而快速的学习方式。洛伦茨发现,刚孵出的雏鸭对最早注意到的环境中会移动的客体,随即表现出跟随依附的行为,如在它面前出现的是母鸭,雏鸭会跟随,如出现的是母鸡获人甚至是移动的玩偶,它也会跟随。从表面看,动物此种原始性特殊反应与其生存本能有关,但就雏鸭也跟随其他客体的现象看,显然不是动物的种族遗传,而是后天学习。洛伦茨进一步发现,动物的印记现象有三个特征:

印记只在出生后某段时间内发生,刚孵出的雏鸭雏鸡等禽类的印记现象,只能在一天之内发生,超过 30 小时印记将不会发生。同理小狗出生后如在一个半月之内不与人接近,以后将无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洛伦茨称可能产生印记的有效期间为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印记一旦形成,即长期不变。

印记虽属学习,但此种学习并不需要像行为主义所说的强化作用。 

动物的印记现象

3、先天释放机制。先天释放机制(innate releasing mechanism,简称 IRM)是指动物具有某些先天性的潜在反应能力,平时储存,一旦遇到适当刺激情境,就会自动释放出来。洛伦茨观察发现,雄性刺鱼遇到雌性刺鱼产卵期有腹部膨胀现象时,就会在它旁边表现锯齿形舞动,而平时不会出现此反应。

洛伦茨所发现的动物行为关键期和先天释放机制,在儿童教育儿童发展研究上,深具启示性价值。

洛伦茨认为每个物种都具有遗传性能力以学习特定事物。此外,他也发展并启发关于遗传学、生理学、演化和与物种行为适应生存价值有关的个体行为发生学等概念。他的许多方法和概念已经被应用在人类的行为上。

回到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许嘉璐先生说的真好:

王阳明把良知由对个体自身推广到无边无际的空间。所以他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传习录》)显然,在阳明的头脑里有着孔子、孟子、张载、陆九渊等人的胸怀气象和精神遗产,但是,像上面所引的这几句,何等明快,何等直接!似乎就是阳明在对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进行他当代的解说。

 

 

————————

王育琨:致良知、商业之本与邓波儿传奇

 
话题:



0

推荐

王育琨

王育琨

636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京地头力经营管理机构创始人,首席架构师。

文章